咨詢服務熱線:
0395-3220129
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總稱呼,它是a-半乳糖苷類,主要由水蘇糖四糖、棉子糖和Vabascose等組成。成熟后的大豆約含有10%低聚糖。大豆低聚糖是一種低甜度、低熱量的甜味劑,其甜度為蔗糖的70%,其熱量是每克8.36千焦耳,僅是蔗糖熱能的1/2,而且安全無毒。大豆低聚糖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軸中,其主要成分為水蘇糖、棉子糖(或稱蜜三糖)。水蘇糖和棉子糖屬于貯藏性糖類,在未成熟豆中幾乎沒有,隨大豆的逐漸成熟其含量遞增。但當大豆發芽、發酵,或者大豆貯藏溫度低于15℃,相對濕度60%以下,水蘇糖、棉子糖含量也會減少。 大豆低聚糖有類似蔗糖的甜味,其甜度為蔗糖的70%,天松大豆低聚糖熱值為蔗糖的50%,大豆低聚糖可代替部分蔗糖作為低熱量甜味劑。大豆低聚糖的保溫、吸濕性比蔗糖小,但優于果葡糖漿。水分活性接近蔗糖,可用于清涼飲料和焙烤食品,也可用于降低水分活性、抑制微生物繁殖,還可達到保鮮,保濕的效果。大豆低聚糖糖漿外觀為無色透明的液糖,黏度比麥芽糖低、異構糖高。在酸性條件下加熱處理時,比果糖、低聚糖和蔗糖穩定,一般加熱至140℃時才開始熱析,可用于需要進行加熱殺菌的酸性食品。